設計說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新建築群(美術館、綜合教學大樓、游泳池)從業主開始規劃、廢標到重新開始,超過七年,所面對的課題,其實是獨立的郊區式校園開始要面對都市,轉型成為城市型校園的都市化(Urbanism)議題。本案採取的設計策略包括:
一、開放空間的極大化:
1.建築作為圍牆,塑造內部開放空間。以校園綠樹資源為主角,保留大樹,有空間歷史意義的椰子樹,配合校園紋理、軸線交點塑造綠色中庭。
2.量體高層化與低樓層透明化。以穿堂、框景、透明大廳、視覺的層次,建立低樓層空間的透視感,放大空間感受。
3.綠色開放空間高層化,塑造立體活動場域。
1.建築作為圍牆,塑造內部開放空間。以校園綠樹資源為主角,保留大樹,有空間歷史意義的椰子樹,配合校園紋理、軸線交點塑造綠色中庭。
2.量體高層化與低樓層透明化。以穿堂、框景、透明大廳、視覺的層次,建立低樓層空間的透視感,放大空間感受。
3.綠色開放空間高層化,塑造立體活動場域。
二、城市介面戲劇化:
1.以藝文、生活空間回應城市。校門旁設置大學美術館,與巷弄內設立的社區游泳池,採取穿透、開放式設計,營造友善的都市空間,也成為都市的異質空間。
2.新的城市美感體驗
(1)美術館的空間,有別於傳統單向度的封閉白色盒子,創造多向度的空間體驗。迎向充滿美感的行道樹綠蔭和有速度感的高架捷運窗景,營造面對北向日照的雕塑展示空間,以及現代和後現代各種裝置藝術的佈展空間。
(2)游泳池棟朝東西向以綠牆圍繞,形塑自然的背景。透過自然通風窗,水聲和燈光等游泳池場景,戲劇性地成為社區中的亮點。
(3)校園建物出入口比例放大,延續城市空間能量。
1.以藝文、生活空間回應城市。校門旁設置大學美術館,與巷弄內設立的社區游泳池,採取穿透、開放式設計,營造友善的都市空間,也成為都市的異質空間。
2.新的城市美感體驗
(1)美術館的空間,有別於傳統單向度的封閉白色盒子,創造多向度的空間體驗。迎向充滿美感的行道樹綠蔭和有速度感的高架捷運窗景,營造面對北向日照的雕塑展示空間,以及現代和後現代各種裝置藝術的佈展空間。
(2)游泳池棟朝東西向以綠牆圍繞,形塑自然的背景。透過自然通風窗,水聲和燈光等游泳池場景,戲劇性地成為社區中的亮點。
(3)校園建物出入口比例放大,延續城市空間能量。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綜合教學大樓、游泳池與美術館新建工程:
利用新建三棟校園建築的機會重塑了校園空間,建立不同的中庭和門廳,也利用穿透的門廳聯繫與隔絕動靜不同屬性的活動。大門設置的透明美術館空間,挑高八米的展示空間融合了窗外綠蔭、陽光與捷運的都會氛圍,內部多樣的展演活動帶動城市新的風貌,帶來城市文化多樣表情。
協助公共設施開闢、校園綠地開放與老樹保存等理念,帶來市區景觀的更新;設置穿透性的美術館,使得多樣化的藝文可以介入公共空間,影響校園與城市的氛圍。
我們很榮幸可以與業主一起建構城市的新文化,參與城市轉化的行動,並且貢獻藝術的能量成為城市文化的發電機。 本案榮獲「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與「台灣建築」等專業媒體報導。
利用新建三棟校園建築的機會重塑了校園空間,建立不同的中庭和門廳,也利用穿透的門廳聯繫與隔絕動靜不同屬性的活動。大門設置的透明美術館空間,挑高八米的展示空間融合了窗外綠蔭、陽光與捷運的都會氛圍,內部多樣的展演活動帶動城市新的風貌,帶來城市文化多樣表情。
協助公共設施開闢、校園綠地開放與老樹保存等理念,帶來市區景觀的更新;設置穿透性的美術館,使得多樣化的藝文可以介入公共空間,影響校園與城市的氛圍。
我們很榮幸可以與業主一起建構城市的新文化,參與城市轉化的行動,並且貢獻藝術的能量成為城市文化的發電機。 本案榮獲「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與「台灣建築」等專業媒體報導。
後記:關於一段正向循環的互動過程
北師美術館原本不在校園的空間計畫內。因為爭取到世界級的美國大都會美術館第一批石膏館藏的展示研究案,校方指示將剛取得綜合大樓和游泳池的方案重作,才有美術館的設計。設計初期曾因鄰居抗議而翻案,也持續面對預算收回時程的壓力,還有社區居民的疑慮,後來又面對物價波動,半年多的反覆檢討預算過程。甚至原本美術館的設計也沒有完整空間需求,由於營運壓力,還曾考慮部分空間變成商業空間。我們一邊施工,一邊配合變更設計,一邊等待經營的決策。
最後的結果,藝術的自信成為面對城市的動力。正確的決策和空間經營,使得美術館空間開始成為藝術場域的匯聚場。不僅空間的美感被保持,強化與窗外保護樹木的對話,延續速度衝擊的空間當代性,林曼麗館長主導的公共藝術執行方案和室內裝置的改裝,提升空間的藝術氛圍。接續的序展和首展匯聚日據時期系友畫家資源的特色,成為交匯聚集國內外美感資源的空間。很榮幸能經歷這一段不同的領域彼此在空間經營正向影響的交會過程。
就如同當初開始設計時的初衷,把原來打算拆掉的校園舊紅磚圍牆,打碎了,種在戶外混凝土舖面上,成為空間的印記。我們期待未來的校園空間,能因設計團隊種下一棵種子,融合在群體中,貢獻校園/都市空間,成為正向的成長動力的一環。
北師美術館原本不在校園的空間計畫內。因為爭取到世界級的美國大都會美術館第一批石膏館藏的展示研究案,校方指示將剛取得綜合大樓和游泳池的方案重作,才有美術館的設計。設計初期曾因鄰居抗議而翻案,也持續面對預算收回時程的壓力,還有社區居民的疑慮,後來又面對物價波動,半年多的反覆檢討預算過程。甚至原本美術館的設計也沒有完整空間需求,由於營運壓力,還曾考慮部分空間變成商業空間。我們一邊施工,一邊配合變更設計,一邊等待經營的決策。
最後的結果,藝術的自信成為面對城市的動力。正確的決策和空間經營,使得美術館空間開始成為藝術場域的匯聚場。不僅空間的美感被保持,強化與窗外保護樹木的對話,延續速度衝擊的空間當代性,林曼麗館長主導的公共藝術執行方案和室內裝置的改裝,提升空間的藝術氛圍。接續的序展和首展匯聚日據時期系友畫家資源的特色,成為交匯聚集國內外美感資源的空間。很榮幸能經歷這一段不同的領域彼此在空間經營正向影響的交會過程。
就如同當初開始設計時的初衷,把原來打算拆掉的校園舊紅磚圍牆,打碎了,種在戶外混凝土舖面上,成為空間的印記。我們期待未來的校園空間,能因設計團隊種下一棵種子,融合在群體中,貢獻校園/都市空間,成為正向的成長動力的一環。
建築基本資料
座落位置
台北市
委託單位
台北教育大學
建築規模
地上八層、地下一層
設計時間
95.06 ~